血竭在我国的药用历史悠久,中医学认为血竭具有活血定痛、化瘀止血、生肌 敛疮等功效,在《本草纲目》中被誉为“活血圣药”。但自古以来,我国的血竭多依赖于进口,即来自阿拉伯国家的天门冬科龙血树属的血竭,或是来自东南亚国家的棕桐科黄藤属的血竭。为了改善我国血竭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,1972年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先生带领团队进行了大量的野外调查,终于在云南盂连、沧源和副 腊等地首次发现了能够用于血竭提取的龙血树资源,最初将其鉴定为柬埔寨龙血树 (Dracaena cambodiana auct. non Pierre ex Gagnep.),于 1974 年载入《云南省药品标 准》(滇Q/WST96-1974血竭)。陈心启在《中国植物志》(1980年版),将原名称Aletris cochinchinensis Lour.组合为Dracaena cochinchinensis (Lour.) S.C. Chen,作为 剑叶龙血树的学名,并将Dracaena cambodiana auct. non Pierre ex Gagnep.这一异名进行了归并。